门诊时间:08:30-17:30 成都市武侯大道双楠段217号
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,很多患者在确诊后会问:“我还能走路吗?”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。
一、急性期:尽量避免行走
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(通常指发病后的前两周),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行走。这是因为:
防止血栓脱落:在急性期,血栓与血管壁的附着还不牢固,行走时腿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可能会导致血栓脱落,随血液流动到肺部,引发肺栓塞,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并发症,可能导致呼吸困难、胸痛,甚至猝死。
减轻炎症反应:急性期血栓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,导致腿部肿胀、疼痛。减少活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,缓解症状。
二、恢复期:适当活动有益
经过急性期的治疗,当病情稳定后(通常指发病两周后),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适当活动。适当活动的好处包括:
促进血液循环:适当的行走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防止新的血栓形成,同时也有助于缓解腿部肿胀。
减少肌肉萎缩: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腿部肌肉萎缩,适当活动可以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。
1. 活动方式
短距离行走:开始时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行走,每次行走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建议每次5 - 10分钟,每天3 - 4次。
缓慢增加活动量:随着身体的适应,可以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时间,但应避免过度劳累。
2. 注意事项
穿着弹力袜:在行走时建议穿着医用弹力袜,它可以对腿部施加适当的压力,帮助血液回流,减轻肿胀。
观察症状:行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腿部的症状,如出现疼痛加剧、肿胀加重等情况,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。
避免剧烈运动:即使在恢复期,也应避免剧烈运动,如跑步、跳跃等,以免对腿部血管造成过大压力。
三、长期管理:适度运动很重要
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长期管理,适度运动是非常重要的。除了日常的行走外,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腿部运动,如踝泵运动(反复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)、小腿肌肉收缩运动等。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小腿肌肉的泵血功能,促进静脉血液回流。
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性期应尽量避免行走,以防止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。在病情稳定后,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开始适当活动,如短距离行走,并注意穿着弹力袜、观察症状、避免剧烈运动。长期适度运动对于预防血栓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
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是西南地区大型血管病专科医院,集医疗、科研、教学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于一体,综合开展静脉曲张、腹主动脉瘤、脉管炎、前列腺增生、血管瘤、老烂腿、动脉硬化、脉管畸形、深静脉血栓、静脉炎、血管炎、淋巴水肿等血管疾病的研究与诊疗,同时是四川省、成都市医保定点医院和新农合定点医院。
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优秀人才团队,同时,医院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“ETVV静脉腔内综合治疗体系”,“智能腔内综合治疗体系”,针对血管类疾病有着专业的治疗方法。
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,可以随时与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医院到公众浩找薛春梅进行交流,专家联系方式:028-87387736,公众浩:薛春梅或者直接搜索:cdcsxgb001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订阅号,线上询问专家,提前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。祝您身体健康!